政見
靭性城市 韌性市長
台灣天然資源不多,但災害不少,颱風、洪水、乾旱、地震、氣爆、火災等都經常發生。根據國際研究指出,氣候變化和極端災害的趨勢,將更形劇烈。因此,一個負責任的市長,必須仁心博愛為懷,具有遠見與宏觀規劃,為市民打造能因應各種災變、具有活力和安居樂業的「靭性城市」。
依據「國際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」(ICLEI)定義,「靭性城市」是指能以科學為基礎,評估災害風險、降低脆弱度,強化應變的能量、靭性和調適能力,具有完善規劃與準備,足以因應任何災變,而且能維繫原有都市功能、快速調適與復原,更能不斷學習、自我提升的都市。
紐約市政府在2012年提出「更強、更靭性的紐約市」(A Stronger,More Resilient New York)計畫書,具體內容包括海岸防護、經濟復甦、健康照護、道路交通、電力電訊、環境保護、水資源及廢棄物處理等完善的應對措施與規劃,非常值得學習。
桃園市具有良好的地質結構,充滿人文與地景特色,兼具「新首都」(New Capital)的潛力與優勢,是維繫中華民國精神與正朔的重要基地,必須與時俱進,與國際同步同軌,規劃宏觀規劃,以應對各種可能的災變,更亟盼有「靭性市長」,不畏艱難、勇於承擔、積極進取,為桃園市民打造「靭性城市」,為市民謀求安全發展、百業興旺、幸福宜居的城市。